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国内最早建立ICU的医院之一。早在1976年,该院成立了心外科ICU,成立于1992年的外科ICU(SICU)是卫生部第一批五所大学ICU教学基地之一。2006年医院成立重症医学中心,同年通过广东省卫生厅评审,“广东省ICU质量控制中心”落户医院。2009年医院重症医学中心重组,更名为重症医学科,含SICU、MICU、心外ICU、脑外ICU、神经ICU、PICU以及黄埔院区ICU,并在广东省卫生厅正式注册为一级诊疗科目。该院重症医学科是中山大学重症医学博士(2003年)、硕士(2010)学位点,是国内第一批培养重症医学专业博士单位之一。
现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在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管向东教授领导下,重症医学科做到临床理论与实践在专业前沿水平上一体化,确保了医院各专科重症病人救治、脏器与系统规范化监测和支持的临床需求;形成了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和较大规模的规范化的学科队伍,具备较强的解决本学科疑难复杂重症能力。目前,该科已经成为医疗、教学、科研较强实力的学科,在广东省、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10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目前重症医学科拥有ICU总床位数64张。在近期即将完成的医院扩建工程后,重症医学科床位总数达到120-150张,从而形成规模庞大、床位集中、人力与设施规范化配置的临床重症医学基地。医院各ICU积极、稳步开展系列新业务和新技术,在完成工作量、保证稳定的医疗质量的同时,保证了重症医学的最新理论的实施,在常见和疑难重症与并发症的诊治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重症分会已发表的13项临床指南中,委托科室负责其中2项指南的制定(《中国ICU建设与管理指南》,《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科室还参与了其余11项的编写。由于医院医疗规模较大,专科分工细致,工作量大,病种复杂,重症病人数量多,更需要专科化的ICU处理。因此,该院将重症医学科划分为两大组群:手术科室相关ICU,如外科ICU,神经外科ICU,心脏外科ICU;非手术科室相关ICU,如内科ICU,神经内科ICU。这种管理集中,亚专科配置合理的ICU组织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医院各学科重症救治需求,极大提高了救治效率。
目前,重症医学科每年总收治患者约3000人,收治病种包括脓毒症、各种类型休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重症肺炎、重症肌无力危象、严重腹腔感染、胸/腹主动脉瘤、肝移植、肾移植、器官簇移植、合并脏器功能障碍的围术期患者。APACHEII达15分以上重症病人比例达到75-80%,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85-90%。
技术特色:1.血流动力学监测:每年超过800例患者使用该技术,包括先进的有创监测(SWAN-GANZ导管,PICCO,唯捷流)和无创监测(食道超声)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组织氧代谢监测等。
2.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科室自1999年开展CRRT治疗技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CRRT已经成为科室常规治疗技术,在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性休克,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肝功能不全,重症肌无力,格利巴利综合症,严重内环境紊乱等方面熟练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该科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3.肺泡灌洗术:科室于1998年起对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开展全麻下全肺肺泡灌洗术,取得满意的疗效,为国内较早开展的单位之一。
4.神经辅助调节通气(NAVA):科室在2009年开始在国内领先将NAVA(NeurallyAdjustedVentilatoryAssist)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良好。
科研情况重症医学科重视科研创新,2005-2010年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级基金支持项目达数十项,其中国家级自然基金2项、国家“十一五”、”十一六”科技支撑计划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计划项目等16项、横向基金5项、中山大学5010临床项目(10年支撑,200万元);论著:SCI论著7篇,IF>4分3篇,5年来在重症医学相关领域的国际、国内期刊杂志如《criticalcaremedicine》、《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超过300篇;编著:12本(主编2本)。《蛋白酶抑制剂对外科高危病人SIRS与MODS作用的研究》获广州市科学技术成果。参与的《肝移植临床研究》、《重症肝炎肝移植治疗的临床系列研究》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重症护理获首届"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三等奖
人才培养重症医学科是国内第一批重症医学博士点之一,至2012年已培养重症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超过60名。2010年在中山大学医学院率先开设了本科生《重症医学》选修课程,属于国内最早一批开设专业课的学校之一。2005年起每年均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全国重症医学学习班。与国际著名大学医院哈佛大学医学院、JohnHopkins医院、ClevelandClinic进行学术访问与交流。
重症医学科每年接受近三十名外单位在职医务人员进修,其中来源于三级医院进修生比例>50%,进修医师覆盖超过20个省份。多位从重症医学科进修毕业的医师在回到原工作岗位后成为科室骨干、科主任乃至医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