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河南省规模最大、建院最早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也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
医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军政机关中医诊疗所;后与开封市第一中西联合医院合并成立河南省中医院;1956年随河南省政府机关迁入郑州市现院址;1959年归属河南中医学院,更名为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置病床200张,临床各科初具规模;1988年起正式启用"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名。
医院占地5.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76万平方米。开设临床科室36个、病区43个、医技科室12个;开放诊室119个,日门、急诊量5000余人次;开设床位1949张,年收治住院病人4万人次;设有急救中心、综合体检中心、社区医疗延伸服务中心、河南省中医内科会诊中心和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科会诊中心等。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9个,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12个。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建立了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服务体系,开展穴位贴敷、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建立了全方位的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服务。医院目前拥有1.5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双源螺旋CT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总值达1.5亿元。
成立伊始医院就拥有一批国内著名的中医药学专家,如李雅言、郑颉云、翟景南,中医内科专家刘彦同、吕承全、袁子震,中医外科专家徐世林、司万清,中药专家张永瑞等为中医药学术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约1500人,其中"国医大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9人,全国名老中医7人,河南省优秀专家9人,省级以上学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理事38人。逐渐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临床研究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队伍。
2003年以来,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与护理学院实行教学、医疗相结合的院系合一、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设有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五官方向、康复治疗学等六个专业方向;设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等13个学科;拥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6个硕士授权点。承担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是河南中医学院的重要教学基地。
医院在"科技兴院"方针指导下,转变观念,扎实工作,努力建设临床研究型医院。先后成为全国中药制剂与剂型改革基地、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4个,二级实验室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科研设备总值超过2000万元;承担"十五"科技攻关计划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6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85项。
医院于2008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艾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确定为基地重点研究病种。按照规划建设必将使医院在创新特色鲜明的中医诊疗模式、解决重大疑难疾病、提升现代诊疗设备水平等临床服务能力方面,在临床科研设计、实施与评价、中医经验继承创新、传统中药的研究与开发等科研方面,以及在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迈入全国先进行列。
河南中医一附院人始终坚持"古今贯通,精医济世"的办院理念、凝炼"厚德精业、继承创新"的院训,推广"病人无过错"的服务理念,突出中医特色、加强文化建设,提炼培育医院自身的中医药文化价值体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病人第一、服务第一的原则,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临床研究型中医医院而不懈努力!
河南省郑州市人民路19号
乘车线路:
1、公交路线:26、37、57、98、101、520、729、909到工人新村站下车;
2、地铁路线:地铁1号线—人民路站— A口。